新闻资讯

GeneIII仅三生物:领跑合成生物“创新赛道”,铸造本土企业“硬核担当”

发布时间:2023/12/04
分享至:

近日,国际麦角硫因原料供应商——GeneIII仅三生物入围中国品牌创新发展工程项目,并成功当选CCTV央视《品质中国》合成生物行业合作伙伴。

短短两年时间,成功实现cGMP制药级别的高纯度麦角硫因工程化量产,让价格一度堪比黄金的抗氧化活性原料麦角硫因向大众,同时,参与制定国内首个相关行业团体标准,发挥企业技术实力,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奠定标准化基础——总部位于江苏南京的仅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eneIII仅三生物)依托核心技术领域创新攻关,成熟的工业化量产体系构建,在合成生物“新赛道”上发力领跑,不仅成为具备国际领先竞争力的麦角硫因“第一大厂”,更掌握二十余项原创专利技术,成为产业前沿的龙头领军企业,由此带动一系列相关行业升级发展,在合成生物产业技术革新的浪潮中扬帆逐浪、勇立潮头。

“做真正有核心竞争力、能够引领行业发展未来的企业”。对此,仅三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丁威如是说。

Part.01

两年跻身高纯度麦角硫因国际“第一大厂”,品质、产能、成本全面领先

当下,合成生物已成为业界公认的新赛道,被誉为引领“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产业。而作为人类科学探索研究物质世界的一座“顶峰”,诸多科学成果的集大成者,合成生物真正从学科萌芽状态发展至可以量产多种活性物质原料,进而服务于全人类的一个行业,其历程也仅有短短十年。

合成生物发展历程虽然不长,但已被普遍看好。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合成生物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化工、能源、材料、食品消费、美妆护肤、农业等众多细分领域,业内推测,未来60%的产品都可通过合成生物生产制造。去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重磅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包括合成生物学在内的生物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动力。

“这是一个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新领域,理论上,可以通过合成生物的方式实现各种物质的平替。当然,能不能平替的前提是它的质量要更好,成本要更低,如果能够实现,就是一种商业化生产很好的替代方案。”丁威说。

正如合成生物行业赛道的“年轻度”一样,成立仅有两年的仅三生物,在“向新而行”的道路上发力奔跑,2021年9月,仅三生物在南京创立,两年来,仅三生物凭借合成生物技术,成功提取出细胞线粒体级超级抗氧化剂——麦角硫因,并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cGMP制药级别、原料纯度高达99.99%的麦角硫因工程化量产,跻身国际一流麦角硫因原料供应商,并且持续推动麦角硫因市场应用不断向前发展。在前不久的合成生物学产业创新论坛上,仅三生物从3.5万家目标企业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国首个“合成生物学产业价值金榜”。“在这两年里,我们通过合成生物的方式,把细胞线粒体级超级抗氧化剂——麦角硫因的成本降到了以前的1/10,实现了品质、产能、成本全面领先。”丁威介绍说。

近几年,在大健康领域,麦角硫因名声大噪。公开资料显示,麦角硫因EGT是一种天然强抗氧化剂,其发现已有超百年的历史,早在1909年就已作为天然抗氧化剂首次从麦角真菌中分离,随后也被发现存在于灵芝、松茸等菌菇中。研究发现,麦角硫因可以进入细胞线粒体,发挥超过虾青素6倍的抗氧化功效,是理想的抗衰成分。除此之外,麦角硫因在美白、防辐射、抗炎等方面也能够发挥作用。2014年,麦角硫因被正式列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

事实上,最近数年来,全世界很多公司都在想办法以合成生物技术来做麦角硫因,仅三生物只是其中一家,在这样一个新兴领域,仅用两年时间就能实现“爆发起跑”,在丁威看来,这也是仅三生物作为一家合成生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试金石”。“我们发现,想要形成真正的商业化竞争能力,不是要做百米冲刺,而是4x100米赛跑,也就是四棒接力,菌株构建只是第一棒,第二棒是发酵,第三棒是提纯,第四棒是工程化量产,这四大能力缺一项都不行。”丁威介绍。

丁威解释说,所谓“端到端”就是跑足四个工业化生产环节的接力赛,包括细菌基因的编辑改造、发酵、纯化、工程化量产。具体来说,首先是通过菌株构建技术,用基因编辑手段“编码”麦角硫因基因,插入到细菌的染色体上并进行高效生物合成,形成工程菌。合格的工程菌将作为“种子”,经过无菌接种间、发酵间、粗提间、精提间、液相间和功效评价中心等一系列发酵优化工序环节,再对发酵产物进行提取,对麦角硫因的原料晶体、质量、纯度进行严格把控,达到99.99%的原料纯度,最后依托cGMP制药级别生产平台进行工程化量产。

“真正意义上有能力的合成生物公司,这四个领域的能力都要强,缺一不可。”在丁威看来,虽然在合成生物行业领域新兴公司很多,但把“端到端”链条做全,把“4x100米”赛程跑足,构建全链条工程化量产体系的企业却并不多,“专业的合成生物企业必须实现四个板块都平衡发展,仅三生物在出发点就着眼于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在合成生物领域专业高效的公司,在四个板块能力建设上齐头并进,这样才是真正的一个有竞争力的合成生物公司。”

现如今,依托研发团队的合成生物学技术,仅三生物掌握了20吨发酵罐的提纯处理能力,月产能突破3吨。用这组数据对比更为直观——灵芝中麦角硫因含量80mg/kg,灵芝亩产500kg,含麦角硫因40g;20吨发酵罐产40kg麦角硫因,相当于种植了1000亩灵芝。


Part.2
抓住人才政策机遇“先人后事”谋发展,拿出极致匠心精神24/7“三班倒”研精品

总部坐落于江苏南京的仅三生物,充分利用南京地区高校科研优势,秉持“先人后事”原则,持续充实自身人才队伍、整合外部科研院所资源,为企业科研实力形成竞争壁垒。

谈到为何选择南京作为仅三生物的落脚点,丁威表示,南京高校密度大,相对应的科研人才也是层出不穷,政府又推出了许多针对性极强的人才政策,方方面面为科创类企业扎根发展开了绿灯。目前,公司里60%的员工都是博士、硕士学历。


今年9月,南京市向社会公布了《以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人才强市25条”)及“重点产业人才7策”两项人才新政。这一全面升级后的人才政策体系,面向的是科技前沿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为科技领军企业引入在宁高校院所优秀人才,直接将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势。

乘着南京人才强市支撑引领产业强市建设的东风,仅三生物也在两年间站稳了脚跟并快速成长。丁威介绍,在0-1创业阶段,仅三生物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结果导向及自驱力”作为选人标准,吸纳价值观相符的人才加入公司。在实际业务中,核心人才岗位以身作则、结果导向,在这样的价值观引领下,团队之间通力协作,充分调动资源,快速实现了技术突破和人效增长。

“产品即作品。”这是仅三生物成立之初,创始人丁威的定调。丁威介绍,为实现赛道赶超,公司研发队伍拿出了敢于啃硬骨头的拼搏精神,一周7天无休,全天候三班倒,夜以继日投入全链条体系的研发工作,攻克麦角硫因在发酵、提纯、量产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两年来,从上游菌株构建、生物发酵、分离提纯、工程化量产,到产品功效评价、市场应用,仅三生物始终秉持着科学、严谨、专业的匠心精神,只为打磨真正过硬的产品品质,凭借麦角硫因的产能、品质、成本优势,仅三生物成功将自主研发的麦角硫因足量添加于旗下护肤品品牌HA&EGT玻麦妍中,添加量高达1000+PPM,是国际高奢品的50-100倍。


Part.03

“黄金价”麦角硫因由此“亲民”,惠及大众才是科技价值走向

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一种产品的可及性,或许完全取决于它的成本及价格门槛。由于显著的抗氧化功效,以及应用场景广泛,加之复配后1+1>2的协同增效效果,麦角硫因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品牌的青睐,也是当前最热门的活性成分之一。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提取工艺复杂、成本昂贵,麦角硫因只在国际一线护肤品品牌中添加,甚至因此被称为“新贵”、“黄金”。

据悉,2017年以前,麦角硫因尚只能从珍稀菌类中提取,资料显示1斤新鲜灵芝中仅含有40mg麦角硫因,因此其价格也一度突破3000万美元/公斤。随着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到去年,麦角硫因的价格在30万/公斤,换算下来相当于300元/克,依然是黄金的价格。

“通过努力运用合成生物生产链条,今年我们把麦角硫因的价格在去年的基础上降了9成,去年是300块钱一克,今年市场行情下基本上30块钱一克,30块钱一克的成本,就完全可以做到普及,对于大众而言才真正具备了使用价值,无论用到保健品还是护肤品,它的成本价格已经不再是障碍了。”

丁威表示,只有实现了以使用需求为导向的高产能,让“黄金价”麦角硫因由此“亲民”,才能探讨进一步的应用发展。接下来,依托企业提供的产能,麦角硫因也不再成为少量高端护肤品或保健品的“标榜”,而是能够激活生物制药、环保、食品等一系列领域的发展空间,造福于更多需要的人群,并且由此带动整个新兴产业链乃至大健康业态的发展。

“过去十多年,业界普遍推崇麦角硫因,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抗氧化剂活性成分,抗衰老、抗炎症、改善健康的功效也极为显著,并且目前相关研究已公认其对人体无副作用,但就是因为太贵了,以至于被冠以‘黄金天价’之名,所以得不到普及。既然都知道它是一个好东西,只是因为门槛高,大家用不起,何不发挥合成生物的科技力量,让它真正走出‘天价光环’造福大众,这也是仅三生物选择麦角硫因作为首个课题的初心。”丁威说。

立足于合成生物行业,并且引领行业未来,是仅三生物的发展目标,“我们不是简单的把自己定位成只做护肤品的活性物,或者只做保健品的活性物,我们的定位是打造一个专业的合成生物平台,从前端的工程菌的构造到最后产品的工程化量产,能够实现一条龙,这是我们的一个核心定位。”丁威表示,保持并发扬这样的核心定位,最重要的不是投多少的设备,建多大的厂房,而是聚焦全链条,实现关键环节的核心研发能力突破与提升。

采访中丁威提到,中国是一个发酵工业的大国,包括制药、食品等很多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酵工业,相当一部分产能投入集中在发酵设施。而目前的发酵工业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传统范畴,真正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合成生物技术是绕不开的那一环。它可以为发酵工业提供技术赋能,依托工程菌构建的能力,让传统的发酵行业插上合成生物科技的翅膀,在未来取得领先世界的发展。

眼下,仅三生物已将眼光从单一的产品线投向了新选题,例如肝素作为一种抗凝血剂,被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及某些血液标本或器械的抗凝处理。目前全球所有的商业化肝素生产都仍采用已经使用了上百年的传统工艺——“猪肠膜提取”。为解决合成肝素商业化之路上各种各样的关卡难点,仅三生物与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机构和专家进行跨界合作,打通合成生物与化学合成之间的壁垒,得益于超高的研发效率,从前端的菌株构建到终端的发酵、提纯、量产,仅三生物已然解决了肝素合成几大板块中可能存在的短板,真正做出了行业竞争力。

Part.04

参与国内首个麦角硫因应用“团标”制定,为行业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2023年09月12日,国内首个《化妆品用原料麦角硫因》团体标准正式启用,本次团标首次规定了化妆品用原料麦角硫因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保质期等行业标准,适用于利用微生物发酵法或生物催化法合成、分离、精制、结晶等工艺制备的麦角硫因,填补了麦角硫因在化妆品领域的空白。仅三生物作为该团标的起草单位之一,深度参与了此次麦角硫因的团标制定,为麦角硫因在国内市场的应用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对此丁威表示,标准化是实现产业现代化的前提,作为国际麦角硫因“第一大厂”,仅三生物一直担当着行业龙头的责任,在首个麦角硫因团体标准的制定中,仅三生物进行了深度参与,积极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精神,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升标准化水平,在麦角硫因的产业创新发展中发挥着引领性、支撑性、系统性作用,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广泛的应用。
“在标准制定里面,比如化妆品消费者最关心的重金属是否超标,菌落微生物指标是否超标,纯度是否达标,都要有明确规定,我们通过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标准化先行,确保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丁威说。
发挥核心技术实力,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产业链条构建,这其中也必定涉及到一些关键技术信息的分享。丁威表示,为了让合成生物真正服务于大众,体现科技以人为本的价值,与各个行业创新发展紧密关联的技术共享功莫大焉,对此仅三生物责无旁贷、乐见其成。“合成生物技术没有行业边界,仅靠一家企业根本做不完,合作共享、携手创新才是发展之路。”
合成生物的产业“蓝图”还在延展,仅三生物的创新之路,也将续写新的精彩篇章。

近日,国际麦角硫因原料供应商——GeneIII仅三生物入围中国品牌创新发展工程项目,并成功当选CCTV央视《品质中国》合成生物行业合作伙伴。

短短两年时间,成功实现cGMP制药级别的高纯度麦角硫因工程化量产,让价格一度堪比黄金的抗氧化活性原料麦角硫因向大众,同时,参与制定国内首个相关行业团体标准,发挥企业技术实力,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奠定标准化基础——总部位于江苏南京的仅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eneIII仅三生物)依托核心技术领域创新攻关,成熟的工业化量产体系构建,在合成生物“新赛道”上发力领跑,不仅成为具备国际领先竞争力的麦角硫因“第一大厂”,更掌握二十余项原创专利技术,成为产业前沿的龙头领军企业,由此带动一系列相关行业升级发展,在合成生物产业技术革新的浪潮中扬帆逐浪、勇立潮头。

“做真正有核心竞争力、能够引领行业发展未来的企业”。对此,仅三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丁威如是说。

Part.01

两年跻身高纯度麦角硫因国际“第一大厂”,品质、产能、成本全面领先

当下,合成生物已成为业界公认的新赛道,被誉为引领“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产业。而作为人类科学探索研究物质世界的一座“顶峰”,诸多科学成果的集大成者,合成生物真正从学科萌芽状态发展至可以量产多种活性物质原料,进而服务于全人类的一个行业,其历程也仅有短短十年。

合成生物发展历程虽然不长,但已被普遍看好。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合成生物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化工、能源、材料、食品消费、美妆护肤、农业等众多细分领域,业内推测,未来60%的产品都可通过合成生物生产制造。去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重磅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包括合成生物学在内的生物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动力。

“这是一个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新领域,理论上,可以通过合成生物的方式实现各种物质的平替。当然,能不能平替的前提是它的质量要更好,成本要更低,如果能够实现,就是一种商业化生产很好的替代方案。”丁威说。

正如合成生物行业赛道的“年轻度”一样,成立仅有两年的仅三生物,在“向新而行”的道路上发力奔跑,2021年9月,仅三生物在南京创立,两年来,仅三生物凭借合成生物技术,成功提取出细胞线粒体级超级抗氧化剂——麦角硫因,并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cGMP制药级别、原料纯度高达99.99%的麦角硫因工程化量产,跻身国际一流麦角硫因原料供应商,并且持续推动麦角硫因市场应用不断向前发展。在前不久的合成生物学产业创新论坛上,仅三生物从3.5万家目标企业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国首个“合成生物学产业价值金榜”。“在这两年里,我们通过合成生物的方式,把细胞线粒体级超级抗氧化剂——麦角硫因的成本降到了以前的1/10,实现了品质、产能、成本全面领先。”丁威介绍说。

近几年,在大健康领域,麦角硫因名声大噪。公开资料显示,麦角硫因EGT是一种天然强抗氧化剂,其发现已有超百年的历史,早在1909年就已作为天然抗氧化剂首次从麦角真菌中分离,随后也被发现存在于灵芝、松茸等菌菇中。研究发现,麦角硫因可以进入细胞线粒体,发挥超过虾青素6倍的抗氧化功效,是理想的抗衰成分。除此之外,麦角硫因在美白、防辐射、抗炎等方面也能够发挥作用。2014年,麦角硫因被正式列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

事实上,最近数年来,全世界很多公司都在想办法以合成生物技术来做麦角硫因,仅三生物只是其中一家,在这样一个新兴领域,仅用两年时间就能实现“爆发起跑”,在丁威看来,这也是仅三生物作为一家合成生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试金石”。“我们发现,想要形成真正的商业化竞争能力,不是要做百米冲刺,而是4x100米赛跑,也就是四棒接力,菌株构建只是第一棒,第二棒是发酵,第三棒是提纯,第四棒是工程化量产,这四大能力缺一项都不行。”丁威介绍。

丁威解释说,所谓“端到端”就是跑足四个工业化生产环节的接力赛,包括细菌基因的编辑改造、发酵、纯化、工程化量产。具体来说,首先是通过菌株构建技术,用基因编辑手段“编码”麦角硫因基因,插入到细菌的染色体上并进行高效生物合成,形成工程菌。合格的工程菌将作为“种子”,经过无菌接种间、发酵间、粗提间、精提间、液相间和功效评价中心等一系列发酵优化工序环节,再对发酵产物进行提取,对麦角硫因的原料晶体、质量、纯度进行严格把控,达到99.99%的原料纯度,最后依托cGMP制药级别生产平台进行工程化量产。

“真正意义上有能力的合成生物公司,这四个领域的能力都要强,缺一不可。”在丁威看来,虽然在合成生物行业领域新兴公司很多,但把“端到端”链条做全,把“4x100米”赛程跑足,构建全链条工程化量产体系的企业却并不多,“专业的合成生物企业必须实现四个板块都平衡发展,仅三生物在出发点就着眼于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在合成生物领域专业高效的公司,在四个板块能力建设上齐头并进,这样才是真正的一个有竞争力的合成生物公司。”

现如今,依托研发团队的合成生物学技术,仅三生物掌握了20吨发酵罐的提纯处理能力,月产能突破3吨。用这组数据对比更为直观——灵芝中麦角硫因含量80mg/kg,灵芝亩产500kg,含麦角硫因40g;20吨发酵罐产40kg麦角硫因,相当于种植了1000亩灵芝。


Part.2
抓住人才政策机遇“先人后事”谋发展,拿出极致匠心精神24/7“三班倒”研精品

总部坐落于江苏南京的仅三生物,充分利用南京地区高校科研优势,秉持“先人后事”原则,持续充实自身人才队伍、整合外部科研院所资源,为企业科研实力形成竞争壁垒。

谈到为何选择南京作为仅三生物的落脚点,丁威表示,南京高校密度大,相对应的科研人才也是层出不穷,政府又推出了许多针对性极强的人才政策,方方面面为科创类企业扎根发展开了绿灯。目前,公司里60%的员工都是博士、硕士学历。


今年9月,南京市向社会公布了《以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人才强市25条”)及“重点产业人才7策”两项人才新政。这一全面升级后的人才政策体系,面向的是科技前沿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为科技领军企业引入在宁高校院所优秀人才,直接将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势。

乘着南京人才强市支撑引领产业强市建设的东风,仅三生物也在两年间站稳了脚跟并快速成长。丁威介绍,在0-1创业阶段,仅三生物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结果导向及自驱力”作为选人标准,吸纳价值观相符的人才加入公司。在实际业务中,核心人才岗位以身作则、结果导向,在这样的价值观引领下,团队之间通力协作,充分调动资源,快速实现了技术突破和人效增长。

“产品即作品。”这是仅三生物成立之初,创始人丁威的定调。丁威介绍,为实现赛道赶超,公司研发队伍拿出了敢于啃硬骨头的拼搏精神,一周7天无休,全天候三班倒,夜以继日投入全链条体系的研发工作,攻克麦角硫因在发酵、提纯、量产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两年来,从上游菌株构建、生物发酵、分离提纯、工程化量产,到产品功效评价、市场应用,仅三生物始终秉持着科学、严谨、专业的匠心精神,只为打磨真正过硬的产品品质,凭借麦角硫因的产能、品质、成本优势,仅三生物成功将自主研发的麦角硫因足量添加于旗下护肤品品牌HA&EGT玻麦妍中,添加量高达1000+PPM,是国际高奢品的50-100倍。


Part.03

“黄金价”麦角硫因由此“亲民”,惠及大众才是科技价值走向

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一种产品的可及性,或许完全取决于它的成本及价格门槛。由于显著的抗氧化功效,以及应用场景广泛,加之复配后1+1>2的协同增效效果,麦角硫因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品牌的青睐,也是当前最热门的活性成分之一。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提取工艺复杂、成本昂贵,麦角硫因只在国际一线护肤品品牌中添加,甚至因此被称为“新贵”、“黄金”。

据悉,2017年以前,麦角硫因尚只能从珍稀菌类中提取,资料显示1斤新鲜灵芝中仅含有40mg麦角硫因,因此其价格也一度突破3000万美元/公斤。随着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到去年,麦角硫因的价格在30万/公斤,换算下来相当于300元/克,依然是黄金的价格。

“通过努力运用合成生物生产链条,今年我们把麦角硫因的价格在去年的基础上降了9成,去年是300块钱一克,今年市场行情下基本上30块钱一克,30块钱一克的成本,就完全可以做到普及,对于大众而言才真正具备了使用价值,无论用到保健品还是护肤品,它的成本价格已经不再是障碍了。”

丁威表示,只有实现了以使用需求为导向的高产能,让“黄金价”麦角硫因由此“亲民”,才能探讨进一步的应用发展。接下来,依托企业提供的产能,麦角硫因也不再成为少量高端护肤品或保健品的“标榜”,而是能够激活生物制药、环保、食品等一系列领域的发展空间,造福于更多需要的人群,并且由此带动整个新兴产业链乃至大健康业态的发展。

“过去十多年,业界普遍推崇麦角硫因,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抗氧化剂活性成分,抗衰老、抗炎症、改善健康的功效也极为显著,并且目前相关研究已公认其对人体无副作用,但就是因为太贵了,以至于被冠以‘黄金天价’之名,所以得不到普及。既然都知道它是一个好东西,只是因为门槛高,大家用不起,何不发挥合成生物的科技力量,让它真正走出‘天价光环’造福大众,这也是仅三生物选择麦角硫因作为首个课题的初心。”丁威说。

立足于合成生物行业,并且引领行业未来,是仅三生物的发展目标,“我们不是简单的把自己定位成只做护肤品的活性物,或者只做保健品的活性物,我们的定位是打造一个专业的合成生物平台,从前端的工程菌的构造到最后产品的工程化量产,能够实现一条龙,这是我们的一个核心定位。”丁威表示,保持并发扬这样的核心定位,最重要的不是投多少的设备,建多大的厂房,而是聚焦全链条,实现关键环节的核心研发能力突破与提升。

采访中丁威提到,中国是一个发酵工业的大国,包括制药、食品等很多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酵工业,相当一部分产能投入集中在发酵设施。而目前的发酵工业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传统范畴,真正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合成生物技术是绕不开的那一环。它可以为发酵工业提供技术赋能,依托工程菌构建的能力,让传统的发酵行业插上合成生物科技的翅膀,在未来取得领先世界的发展。

眼下,仅三生物已将眼光从单一的产品线投向了新选题,例如肝素作为一种抗凝血剂,被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及某些血液标本或器械的抗凝处理。目前全球所有的商业化肝素生产都仍采用已经使用了上百年的传统工艺——“猪肠膜提取”。为解决合成肝素商业化之路上各种各样的关卡难点,仅三生物与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机构和专家进行跨界合作,打通合成生物与化学合成之间的壁垒,得益于超高的研发效率,从前端的菌株构建到终端的发酵、提纯、量产,仅三生物已然解决了肝素合成几大板块中可能存在的短板,真正做出了行业竞争力。

Part.04

参与国内首个麦角硫因应用“团标”制定,为行业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2023年09月12日,国内首个《化妆品用原料麦角硫因》团体标准正式启用,本次团标首次规定了化妆品用原料麦角硫因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保质期等行业标准,适用于利用微生物发酵法或生物催化法合成、分离、精制、结晶等工艺制备的麦角硫因,填补了麦角硫因在化妆品领域的空白。仅三生物作为该团标的起草单位之一,深度参与了此次麦角硫因的团标制定,为麦角硫因在国内市场的应用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对此丁威表示,标准化是实现产业现代化的前提,作为国际麦角硫因“第一大厂”,仅三生物一直担当着行业龙头的责任,在首个麦角硫因团体标准的制定中,仅三生物进行了深度参与,积极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精神,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升标准化水平,在麦角硫因的产业创新发展中发挥着引领性、支撑性、系统性作用,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广泛的应用。
“在标准制定里面,比如化妆品消费者最关心的重金属是否超标,菌落微生物指标是否超标,纯度是否达标,都要有明确规定,我们通过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标准化先行,确保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丁威说。
发挥核心技术实力,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产业链条构建,这其中也必定涉及到一些关键技术信息的分享。丁威表示,为了让合成生物真正服务于大众,体现科技以人为本的价值,与各个行业创新发展紧密关联的技术共享功莫大焉,对此仅三生物责无旁贷、乐见其成。“合成生物技术没有行业边界,仅靠一家企业根本做不完,合作共享、携手创新才是发展之路。”
合成生物的产业“蓝图”还在延展,仅三生物的创新之路,也将续写新的精彩篇章。